2024年05月03日08:41 來源:學習時報
五四運動,是在先進青年知識分子領導下、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,是我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。百余年來,黨一直高度重視五四運動,多次舉行不同形式的紀念,以傳承五四精神,引領青年運動的方向。這些紀念大致可歸納為文本紀念、大會紀念和活動紀念三種形式。
文本紀念:弘揚五四精神的主要載體
文本紀念,形式靈活、豐富多彩,可謂紀念五四最廣泛的形式。
社論,特別是中共中央的機關報刊,如《解放日報》《人民日報》《紅旗》的社論,代表著黨的聲音,具有高度的時代性和指導性。1942年、1945年、1946年5月,《解放日報》先后刊登紀念五四的社論,號召打破教條主義,解放思想;加強對解放區乃至全國青年運動的領導;打擊國民黨的進攻,為民主、自由而斗爭。從1949年開始至今,每當“逢五”“逢十”五四紀念日,《人民日報》都會刊發社論,結合時代特征,提出青年運動的方向,如《發揚光榮傳統 建設偉大祖國》(1959年),《讓五四精神在新時代放射新的光芒》(2019年)等。
在報刊上開辟專欄、特刊或專號,發表新聞報道、論文、回憶和歌曲,是五四紀念的另一種重要形式。1920年5月4日,《晨報》專出“五四紀念增刊”,次年同日又在二、三、六版登載蔡元培、李大釗等人的近20篇紀念文章。20世紀20年代,惲代英、張太雷、瞿秋白等黨的早期領導人,也曾在《中國青年》《向導》等黨內刊物發表紀念文章。1939年,正值五四運動20周年,可以說是黨以文本形式大規模紀念五四的元年!缎轮腥A報》《解放》《群眾》《新華日報》《中國青年》先后登載毛澤東、博古、鄧穎超等的紀念文章。
發表通告、指示或通電,傳達黨對五四紀念的安排,也是一種文本紀念的形式。1924年4月,中共中央指示各地黨員,以學生為中心,廣泛演說,弘揚五四精神。此后,中央經常發出通告、指示或通電,要求各地在5月4日前后舉行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。
在出版圖書方面,早在1919年6月,上海公義社就曾出版圖書,開以圖書形式紀念五四的先河。1949年,黨領導下的新華書店在上海發行《“五四”卅周年紀念專輯》,收錄毛澤東、吳玉章、范文瀾、葉圣陶等人的40篇講話、回憶和論文。改革開放初期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、北京出版社等集中出版一批關于五四運動的書籍,如《五四運動回憶錄》《五四愛國運動檔案資料》《五四運動在北京》等。
題詞也是紀念五四的一種文本形式。1950年,《北大周刊》準備出版五四專號,5月,毛澤東特地題詞:“祝賀‘五四’三十一周年,團結起來為建設新中國而奮斗”。另外,還有發行郵票、紀念章,辦圖片展等補充形式。從1947年東北解放區發行最早的一套五四紀念郵票,到新中國成立后相繼發行紀念五四運動的專題郵票,方寸之間傳承了五四青年不屈向上的精神。
大會紀念:動員青年群眾的莊嚴儀式
大會紀念,因程序嚴格、形式莊重,而形成一種強大的“感染域”和“情緒場”。人們置身其中,就會經歷一場精神洗禮。早在1920年、1921年,北京學生、北京女學界聯合會就先后召開五四紀念大會。但受限于危急的革命形勢,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,舉行大會無法成為常態化的紀念形式,大會的規模也不大。直到1939年,黨在陜甘寧擁有一塊比較穩定、鞏固的根據地,才第一次舉行高規格的紀念大會。5月4日下午6時,在延安抗大五大隊操場,來自中央黨校、馬列學院等單位的萬余名青年歡聚在一起,舉行五四20周年紀念大會。會議開始后,首先鳴炮升旗,全體肅立,繼而選出毛澤東等為大會名譽主席團。接著,毛澤東發表講演,宣布把5月4日定為中國青年節,號召廣大青年組織起來,團結起來,打倒日本帝國主義。此后,召集大會成為一種慣常而有效的五四紀念形式。
新中國成立后,召開紀念大會具備更便利的條件,特別是在“逢五”“逢十”周年時,黨中央都會召開規模宏大的五四紀念大會。同時,借助廣播、電視、網絡等媒體,迅速向全國、全世界傳遞出黨和國家的時代最強音。這種大會,莊嚴、肅穆,儀式感強,能夠很好地喚醒和延續五四記憶,傳播愛國主義主流價值。
進入新時代,按照黨中央的相關要求,關于五四的大會紀念,日益制度化、規范化。服務于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,與時代主題、社會發展同頻共振,成為五四紀念的突出功能。2019年4月30日,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。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,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“樹立遠大理想、熱愛偉大祖國、擔當時代責任、勇于砥礪奮斗、練就過硬本領、錘煉品德修為”等6點要求,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,不辜負黨的期望、人民期待、民族重托,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。
活動紀念:豐富多彩的精神傳承形式
活動紀念,主要是舉辦演講會、報告會、音樂會、游行示威、表彰會、聯歡會、文藝晚會、詩歌朗誦會、體育運動會等,豐富青年的精神生活,傳承五四精神,達到紀念的目的。
早在1919年10月,李大釗就在《國民》雜志社成立周年紀念會上演講,盛贊五四運動“排斥侵略主義”“實人類解放運動之一部分也”,可謂以演講形式紀念五四的發端。1939年5月4日晚,延安青年圍著篝火,露天表演秧歌舞、生產舞、大合唱,紀念五四。
新中國成立后,隨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的不斷推進,紀念五四的形式日益豐富。1950年5月4日,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五四青年節,在國歌和世界民主青年進行曲的樂曲聲中,首都9萬男女青年高舉著“保衛世界和平”“建設新中國”等標語,舉行盛大游行活動。同一天,北京大學布置的“毛主席在校工作室和李大釗同志紀念室”揭幕,原樣陳設毛澤東和李大釗在該校工作時的辦公桌、書籍、文章等。
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后,活動紀念呈現出多元化、廣泛性、時代性等特征。1984年5月,為進一步調動廣大青年學習知識的積極性,鐵路總工會等部門組織20萬人,進行“鐵路知識百題競賽”,并舉行發獎大會。1999年,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舉辦系列紀念五四活動,歷時兩個月之久。
從1997年開始,團中央、全國青聯決定,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表現突出、作出重大貢獻的先進青年,頒發“中國青年五四獎章”。至2024年,該項獎勵已評選28屆,授予黃文秀、朱婷等各行業、各民族的1000多名優秀青年。
從2006年開始,每年5月4日,香港都在金紫荊廣場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,紀念五四運動,以激發香港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,培養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。
五四紀念的形式在變,但五四精神的內核未變;時代主題在變,但闡釋五四歷史、激勵青年群眾獻身祖國的目標未變。在五四運動105周年來臨之際,挖掘紀念資源,弘揚五四精神,可以很好地激勵廣大青年牢固樹立愛國主義精神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!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